【伴读暖途,点亮童心】我院志愿者前往海口特校开展伴读辅导活动

2025-04-26 11:59

在无声的世界里,手语是绽放的花朵;在寂静的角落中,微笑是温暖的星光。为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的“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政策号召,教师教育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于2025年4月15日带着爱与温暖走进海口特殊教育学校,一场跨越沟通界限的温暖互动就此拉开帷幕

为确保志愿服务精准对接特殊儿童需求,志愿者团队在活动筹备阶段开展多轮专题研讨。志愿者们通过深入剖析不同年级特殊儿童的学习特征与个体差异,结合特殊儿童教育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了分级绘本课程。该课程巧妙融合趣味性与教育性,同时通过一系列的互动游戏,旨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此外,志愿者们主动学习基础手语知识,通过反复练习与情景模拟,熟练掌握日常手语沟通技能,为实现无障碍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节上课铃响起,志愿者以一场充满巧思的破冰活动打开孩子们的心扉。“你画我猜”趣味挑战和“击鼓传花”欢乐律动游戏轮番上演,志愿者们用标准的手语辅以生动的表情,将游戏规则转化为直观易懂的语言。

破冰活动中,志愿者们俯身倾听、耐心引导,每当有孩子勇敢举手尝试,都会收获掌声与鼓励。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观望到争相展示才艺,大家的笑声渐渐充盈教室,志愿者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也在一次次击掌、一个个拥抱中悄然消弭,温暖的交流在无障碍的互动中自然流淌。

第二节课,志愿者化身故事引路人,带领孩子们走进绘本的奇妙世界。手语的优雅舞动配合着绚丽的插图,将文字转化为灵动的画面,帮助孩子们跨越理解障碍。面对不同接受程度的孩子,志愿者们会放慢节奏,用温柔而坚定的引导,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跟上阅读的步伐。

当绘本主角美芽的成长故事娓娓道来时,志愿者们巧妙地将“直面挑战”的勇气与“突破自我”的信念融入讲述,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生命的光芒,往往绽放在敢于尝试的“第一次”里。

参加“伴读暖途,点亮童心”志愿活动,是一次充满感动与震撼的经历。活动中,我通过手语和聋童们一起交流和阅读。他们虽然无法用声音表达,但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同学们用手语兴奋地交流,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故事的好奇与喜爱。看到他们露出的灿烂的笑容,我深深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力量,也体会到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不易。这次志愿活动,不仅让我走进了聋童的世界,更让我明白,爱与沟通可以跨越无声的障碍。未来,我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为这些特殊的孩子带去更多温暖与知识。

---服务志愿者 李宇豪

在海口特殊教育学校参加志愿活动,让我对“沟通”与“爱”有了全新的认知。

活动中,我通过手语、图画和文字,为孩子们讲述绘本故事。起初,我因为缺乏实践经验显得有些紧张,但孩子们用纯真的笑容给予我鼓励,那一刻我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着光芒,我明白那是对知识的渴望,那一瞬间我深受触动,渐渐的讲述熟练起来,努力做好每一步。虽然没有声音的交流,可我们的心灵却在书页间紧紧相连。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特殊教育工作的重要,也感受到聋童们对世界的独特感知。他们虽然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今后,我希望能参与更多此类活动,用爱与耐心,为这些特殊的孩子点亮更多温暖的阅读时光。

---服务志愿者 李玉栋

第九期“伴读暖途,点亮童心”主题活动让志愿者走进一线教学课堂,完成了一场从理论到实践的蜕变。他们运用心理学的正向激励策略开展互动游戏,将教育学中的分层教学法融入绘本课程设计,把从书本中学到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应用于教学场景。当看到孩子们通过精心设计的手语指令理解绘本故事,在趣味游戏中主动参与表达时,志愿者们真切触摸到专业知识的生命力,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也不断增强了对特殊教育领域的热爱与责任感。

未来,我院将以更多元的志愿服务为载体,搭建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成长平台,让更多学子在躬身实践中淬炼专业本领,培育教育情怀,为特殊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共同托举特殊儿童的美好未来


/林沛

/陈运好 林沛

校对/孟钰 蒋文丽

审核/许盛涵

  1.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高校区 电话:0898-65621107 邮编:5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