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利用优质小学教学资源,通过学科教学示范引领,帮助我院师范生提升教学实践技能,2022年5月12日我院李文婷副院长带领2019小学教育8位同学(李传浩、张力文、符永珊、符茵、李泳润、林丹娜、吴佳芳、曾敏)参加了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本真·高效”教学节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并进行深度观摩学习。
校园风景图
李文婷副院长及2019小学教育1,2班代表
在本次教学节中,我们共观摩了体育、心理健康等6节课。具体授课情况如下:
第一节是温振刚老师和五(12)班的孩子们带来体育课《篮球行进间运球》,在导入环节,通过破坏大王游戏和篮球操引出课题《篮球行进间运球》,在讲授环节,通过多种特色游戏训练运球,比如用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进行教学,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红旗停绿旗行,同时利用音乐节奏进行运球练习,老师用哨声和旗子进行指挥,整个上课节奏把握到位,游戏结束之后温老师分小组进行展示。在本课,温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不仅锻炼了孩子们体育能力,还教会了学生时刻铭记并遵守交通规则。


体育课上课实况
第二节课是周国璇老师和四(1)班的孩子们带来心理健康课《赶走拖延怪》,在导入环节,通过欣赏视频“关于拖延现象”,了解什么是拖延行为并引出课题《赶走拖延怪》。在讲授环节,通过观察讨论身边有拖延行为的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感受:你心目中拖延的怪样子?写下它什么时候出现?写下它对你的影响?老师适时引导,让孩子们由感激到用画笔描绘出来,学生有感而发,情真意切,再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在本课,周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懂得今后自己不要做一个拖延怪,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课实况

评课专家和听课教师
评课专家和李文婷副院长对教学进行探讨
第三节是潘在杰老师和三(9)班的孩子们带来音乐课《伦敦德里小调》,在导入环节,通过学生介绍自己家乡并说说有什么特点引出课题《伦敦德里小调》,在讲授环节,潘老师通过介绍音乐家马思聪,爱尔兰地理位置,欣赏艺术家作品爱尔兰民歌《伦敦德里小调》,让学生思考:主奏乐器是什么?音乐情绪是怎么样?学生们的回答都非常积极和准确,老师适时引导,让学生用“噜”字跟着老师节奏进行简单试唱,学生情真意切,陶醉在音乐海洋当中。潘老师拿出小提琴,向学生介绍小提琴;最后,潘老师鼓励学生欣赏国外民间音乐,并用长笛表演《伦敦德里小调》,学生听得津津乐道。在本课,钟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透过有感染力的音乐让学生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音乐课上课实况
第四节是林映雪老师和四(3)班的孩子们带来道德与法治课《白白的大米哪里来》,在导入环节,通过大米的种子是什么?引出课题《白白的大米哪里来》,在讲授环节,通过浏览课文内容,让学生寻找大米的成长之旅:第一步:育秧,第二步:插秧,第三步:田间管理,第四步:收割,第五步:碾米。在插秧和田间管理环节中,林老师组织学生上台表演小话剧,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学习农民伯伯的田间管理和插秧动作,最后学生体会到了劳动的真谛。在本课,林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者在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懂得食物的来之不易,养成节约粮食好习惯。

道德与法治课上课实况
第五节是黄倩蝶老师和三(2)班的孩子们带来科学课《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在导入环节,通过“纸遇水会变湿”小实验引出课题《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在讲授环节,通过分小组自主操作,进行实验。黄老师介绍实验步骤,老师实操演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感受:空气能占据空间。在本课,黄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在研讨活动中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充分的论证交流,让学生认识到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空气是能占据空间的。

科学课上课实况
第六节是王薇老师和三(5)班的孩子们带来的书法课《集字临摹“有容乃大”》,在导入环节,通过出示“有容乃大”条幅作品。找同学说一说感受引出课题《集字临摹“有容乃大”》,在讲授环节,通过欣赏书法作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感受:有容乃大意思是说,为人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王老师讲解这四个字的书写要领,适时引导,学生巩固练习。在本课,王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激发起学生对书法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书写美观能力。
书法课上课实况
通过此次观摩教学节优质展示课,我们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今后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层次学习,灵活的将生活中的源头活水引入课堂,将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学生。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思维的生长、智慧的碰撞、内心的抒发,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或质疑问难,或深入思考,或互相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也希望今后我们到了岗位上,也能让课堂充满流动的阳光,在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让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将课堂所学真正化为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化为对美好生活的创造能力。
(文/李传浩 张力文 图/符永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