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向党品书香,阅无止境润初心。”为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同学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同学们的思想境界,引导同学们习惯阅读、尊重阅读、爱上阅读,教师教育学院各团支部于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8-9周组织开展“世界读书日读书分享会”活动。

首先由各团支书向同学们推荐并介绍书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是一本关于习近平总书记与青年交流、交心、交友的书籍。这本书通过“当事人讲当年事”的形式,全景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从政不同时期同青年大学生进行交流的故事。
这本书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爱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实践历程,是系统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不可或缺的素材,有助于同学们追根溯源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同学们不仅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历程和思想轨迹,还从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二、文章“悦”读
随后各团支部组织进行名篇精读:第19篇“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与第21篇“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做‘六有’大学生”。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不仅是对教师提出的从教要求,还是对同学们未来发展的指引。每一位教师与教师预备役都应将“四有”深刻理解、积极践行。
通过对本篇目的学习,同学们认识到了“四有”的具体含义:有理想信念,要坚守教育信仰和理念,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有道德情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楷模;有扎实学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有仁爱之心,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人格。
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期许,也是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提出的明确要求。
在对此篇目的学习当中,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积极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人生目标;要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勇于担当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实践能力;要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注重品德修养和个人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三、总结
作为青年大学生的同学们,理应力争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作为教师教育学院的青年学子,同学们也应当不断完善自我,在未来成为“有理想理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青年人肩负着富强祖国的伟大使命,应当紧跟时代,不负韶华,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放飞青春梦想。
青年一代作为祖国的未来,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义不容辞!
图/网络 教师教育学院
文/李心语
编辑/刘茹静
校对/杨景茹 张钰婷
审核/许盛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