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应用心理学系举办“青少年儿童常见心理健康问题防范”
专题讲座
为提升师生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与干预能力,5月20日下午,教师教育学院特邀海南医科大学梁丽娟副教授到校开展“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防范”专题讲座。本次活动内容涵盖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与师生互动,现场氛围热烈,干货满满。
梁丽娟副教授长期深耕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干预研究,主持多项省级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在儿童情绪管理、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等领域颇具建树。讲座中,她结合《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数据指出,当前青少年儿童因学业压力、家庭环境、社交障碍等引发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呈低龄化趋势,“早识别、早干预”是守护心理健康的关键。

针对“如何识别潜在心理问题”“日常沟通中如何正向引导”等师生关切的问题,梁丽娟通过校园欺凌、亲子冲突等典型案例,详细解析了青少年情绪异常的行为信号(如突然沉默、成绩骤降、躯体化症状等),并分享了“倾听-共情-引导”三步沟通法、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干预模式等实用策略。她强调:“教育者不仅是知识传递者,更应成为学生心灵的‘守护者’,用专业与温度为成长护航。”
讲座后半程设置的师生互动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在场学生与教师结合实际场景抛出问题:“面对拒绝沟通的学生,如何打开其心门?”“家长忽视孩子心理问题时,教师该如何介入?”梁丽娟逐一回应,以“沙盘游戏疗法”“家庭联合访谈”等具体方法给出建议,并鼓励师生:“心理干预没有‘标准答案’,但保持耐心、尊重差异,是所有方法的底层逻辑。”

“这场讲座让我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额外任务’,而是融入日常教学的必修课。”参与讲座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李同学表示,“今后我会更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努力成为他们愿意倾诉的‘大朋友’。”教师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是学院“教育者心理素养提升计划”的重要一环,未来将持续开展心理健康类讲座与工作坊,助力师生掌握科学方法,为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注入更多“教育力量”。
(文/图 林蕙思 审核/陈晓凤 王河滨 杜益文)